春節期間垃圾增多,僅僅除夕當天,垃圾壓縮中轉站處理生活垃圾近1000噸,比日常增加一倍左右。垃圾壓縮中轉站忙起來像“作戰”。
中轉站的轉運車準備將灌桶內的垃圾運輸至垃圾焚燒發電站
剛剛過去的春節,瀘州主城區的垃圾比日常增加不少。來自城南生活垃圾壓縮中轉站的數據顯示,僅僅除夕當天,垃圾壓縮中轉站處理生活垃圾近1000噸,比日常增加一倍左右。這也是城南生活垃圾壓縮中轉站自2015年9月26日投用以來,經歷的首個春節。“雖然是第一次作戰,但是效果不錯,一切也井然有序。”城南生活垃圾壓縮中轉站站長蔡常義說。
日工作量12小時
春節最忙像“作戰”
據了解,城南生活垃圾壓縮中轉站設計標準為:日工作量8小時,處理400噸垃圾。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瀘州主城區人口約 120萬,主城區的垃圾越來越多,中轉站的工作時間被延長至每天 12 個小時,每日垃圾處理量維持在 500—600噸。
為了維持主城區的清潔衛生,這個春節,中轉站的大多數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。蔡常義說,中轉站投入試用以來首次經歷春節,忙起來頗有點像“作戰”,所幸準備充分,一切都井然有序。
14日,是節后上班的第一天,早上9點半左右,華西城市讀本記者來到城南生活垃圾壓縮中轉站,有三四輛垃圾收集車正在排隊過磅進站。“中轉站這邊是凌晨 2點開始上班,好多垃圾收集車凌晨1點就開始運輸垃圾,然后在這邊排隊進站。”蔡常義說,目前,中轉站有7輛垃圾收集車,每輛車每天至少得來回20多趟,除夕當天,每輛車得來回跑 50趟。
除夕當天垃圾多
處理垃圾近1000噸
“好多人還是第一次沒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飯。”蔡常義笑著說,除夕當天,他們加班到晚上10點多才下班。垃圾壓縮中轉站的上班時間為凌晨2點至下午2點,主要處理瀘州主城區包括江陽、龍馬潭和納溪三區的生活垃圾,也包括一些鄉鎮的垃圾。春節期間,主城區生活垃圾增多,平均每天維持700噸,除夕當天處理近 1000噸生活垃圾。
據了解,主城區各個地方的垃圾被統一送至垃圾壓縮中轉站,再由中轉站運至垃圾焚燒發電站。蔡常義說,一輛垃圾收集車可裝載3噸垃圾,到達中轉站后,統一倒入可裝15噸垃圾的罐桶內。據統計,除夕當天,垃圾收集車在主城區與中轉站之間來回跑了340余趟。